從劉亮程的耕讀生活讀懂“文學的日?!?/em>
作家劉亮程和家人一起住在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木壘哈薩克自治縣英格堡鄉菜籽溝村。這里不是他的家鄉,他的家鄉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另外一個小村莊,但他對菜籽溝村一見傾心,“這里比我的家鄉還像家鄉?!庇谑撬c家人住了下來,如今已經十年。他收拾了一個院子,起名木壘書院,在里面寫作、讀書,更多的時間是種果樹、賞杏花、給院子除除雜草。他還養了兩條小狗,一條叫星星,一條叫月亮。
2021年5月4日,一個陽光明媚的日子里,70后民謠歌手洪啟從遠方回到新疆,專程乘車去菜籽溝村看望老友劉亮程?!皠⒘脸淌俏业暮糜?,我的兄長,是我精神世界大海里的一座重要的燈塔。這些年我一直從劉亮程身上汲取精神營養?!边@些年,洪啟在外面的世界打拼,有時候以“榮歸故里”的狀態,有時候又“比較失落”,他說,“劉亮程對我說,不管你是以怎樣的狀態回來,家鄉都是你抹一把眼淚再出發的地方。這句話一直給我力量?!?/p>
2022年4月末,人文紀錄片《文學的日?!返诙镜谝黄谏暇€,好評、高贊很多。這期的主角正是作家劉亮程和他的好友洪啟。
《一個人的村莊》“現實生活版”
天上漂浮的云,耳畔吹過的風,連帶著茫茫的土地。兩位好友見面后,一起聊天、喝酒、親近大自然?!靶切?、月亮,你們也來迎接一下客人吧?!眲⒘脸桃贿厗局约业墓?,一邊帶著3年不見的洪啟,“走,去看看菜地、羊圈吧?!敝钢鹤永锓N的各式各樣的果樹,他說,果樹跟人一樣,也會累,需要休息。所以一年結果多,下一年就結果少,“人看到果樹不結果子,也會覺得輕松。但吃不到果子會遺憾?!?/p>
第二天,劉亮程帶著洪啟去附近的水磨溝村轉轉,就像他以前寫的“一個人的村莊”里的狀態,“我喜歡在村莊里走走轉轉,你會感覺什么都很近,麥地也貼著你的身邊在長,觸手可及。這些矮房子,高不過樹。到七月份麥子成熟的時候,從低頭看到望天邊,都是一片金黃。陪伴我們的都是緩慢生長的事物?!毙陆纳衬锝洺S龅胶鷹顦?,有“活一千年不死,死了一千年不倒,倒了一千年不腐”的說法,劉亮程看了看身邊的胡楊,“在我看來,胡楊就是一棵樹。胡楊已經夠累了,不要再把更多的東西附加在它身上了?!?/p>
找一片山坡,兩人即興坐下。真實的好友相對往往是無須多言的,也不需要刻意找話題。洪啟對著藍天、群山和小羊高歌,開著獨一無二的大自然演唱會,一首《誰的羊》會讓風聲為他鼓掌,羊群為他陶醉。美麗的景色、純粹質樸的歌聲和悠遠緩慢的節奏,劉亮程說出平常又有嚼勁的話,給人啟發,令人平靜。
出生于上世紀60年代的劉亮程,種過地,當過鄉農機管理員。勞動之余寫點文字。上世紀九十年代,劉亮程因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一鳴驚人,引發文壇廣泛關注,獲獎眾多,該書暢銷20多年不衰。2022年1月,他對這本散文集進行修訂,由譯林出版社推出新版。由于在這本書中對鄉村生活的思考、寫作非常詩意、深邃,表達新穎,劉亮程也因此被稱為“20世紀中國最后一位散文家”或”鄉村哲學家”。
如今的劉亮程依然生活在鄉下,是個還做農活的作家。在他一手創辦的木壘書院里,隨處可見各類樹木,凡是能在新疆存活的果樹,都能在這間院落里找到,這是對山野生活的熟稔熱愛。面對鏡頭,他很自然地肩扛鐵鍬,走在田地里,一邊走一邊隨意就摘下幾株苜蓿和蒲公英,塞進嘴里,介紹說,“把葉子上蟲子的卵處理一下就行”“生吃比熟吃更好吃”??吹酱?,仿佛是在看《一個人的村莊》“現實生活版”。
文學就在日常之中
帶有“文學”的影像作品,很容易讓人在觀看之前有一種先入為主的誤解:覺得是那種故意捏成的文藝腔路線?!段膶W的日?!凡皇沁@樣,它有文藝性,但這種文藝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落到日常的細節之中。
不少人想象中作家的日常,或許是這樣的:在滿墻的書屋中,一個人坐在電腦前打字,手邊有一杯咖啡。但紀錄片《文學的日?!返诙菊故镜?,是在文字寫作之外的日常生活。劉亮程在片中說,自己每天寫作的時間基本上有兩個多小時,其他的時間會用來做些其他的事情,比如做一件家具,到田里做一些農活,或者就是到外面走一走,到自家的田園里或外面的高崗和田野,與路上遇到的牧羊人交流,坐在草地上,聽從遠方歸來的友人對著羊群,清唱一首原創的歌等。
事實上,《文學的日?!返诙疚芏嗳说狞c,就在于“日?!??!拔乙恢本陀X得不要將文學放在神壇之上,也不要認為文學級別特高、門檻特高,其實生活無處不文學,文學就在日常之中?!庇芯W友這樣評價。
在信息時代,作家的知識和見識未必是所有群體中最突出的,但作家們的獨特之處或許就在于,他們對于自然、人生有著異于常人的敏感和感悟?!段膶W的日?!返诙拘”姷桓呃?,抽象卻又具體。它深深扎根于泥土,為觀眾揭開了文學和作家背后的故事,于日常和細節中閃耀著思想的光芒和生活的哲學。
好的作品不缺知音。在豆瓣評論中,很多人表達自己的觀后感,特別提到“文學的日?!边@個主題,“不是一味吹捧作家的成就,而是一點一點的為我們展示出了真實的作家生活日常狀態,看著很舒服?!薄翱此齐S意其實有思想脈絡?!薄翱赐甑谝黄?,我的靈魂跟著他漫步在新疆的田野上?!薄案兄x作家讓我們看見了文學照進現實的光亮,質樸的、動人的、文學的光芒?!薄翱戳艘黄谥蟾杏X好似自己讀了一本書,不僅讀懂了書也讀懂了寫書的人”“劉亮程這樣過著樸素的鄉土生活、不停思考和寫作的人,隨便說兩句話就可以讓我想半天了”。
這是一部以文學為題材的人文紀錄片,但風景、節奏也相當出彩,可以當自然風光片看。不需要有看文學題材的負擔,只需要跟著鏡頭,看作家和他的好友沒有目的地漫游在草原上、沙漠中、村莊里,看到春天的花朵,看到安靜的村莊,日常的生活,廣闊的山野,本身就是非常有治愈力的事情。
當一個過著真實耕讀生活的作家,與長途歸來的好朋友在一起,漫游在大地上,自然而然談及童年、各自的經歷,并對眼前經過的樹木、羊群給予目光的注目,由此發出真實的感慨,觸及生命的本質、意義,已經足夠文學,或者說,已經是文學了。